<sub id="p7x77"></sub>
    <form id="p7x77"></form>

      <noframes id="p7x77"><form id="p7x77"></form>

      <noframes id="p7x77"><form id="p7x77"></form>
      <address id="p7x77"><address id="p7x77"><nobr id="p7x77"></nobr></address></address>

      當前位置:主頁 > 期刊 > 印刷技術

      環保形勢下在京出版單位的思考

      時間:2022-07-14 09:13:14來源:科印網作者:鄭志業

        北京地區現有圖書出版單位230多家,約占全國圖書出版單位的一半;有報紙期刊3400多種,音像出版單位150多家,電子出版單位190多家,出版物印刷企業480多家;書、刊、報出版量均居全國首位,是名副其實的全國出版集聚中心,同時諸多地方出版集團也在京設立了編輯部等出版分支機構。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我國印刷企業的生產能力、覆蓋范圍、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尤其北京印刷企業還承載著服務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和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功能的作用,為經濟服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北京印刷企業在科技研發、人才培養、職業培訓、媒體宣傳、技術標準制訂、印制質量檢驗及鑒定等方面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北京印刷企業與此同時還面臨著種種壓力與挑戰,遭遇了種種困境。按照北京市當前的環保政策要求,重污染天氣下印刷企業需要根據污染等級進行停限產,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出版周期就會嚴重受到影響。那么在這種形勢下,出版單位應如何選擇印刷企業以保證出版工作的順利進行?如何才能保證按時按量地完成國家的政治任務和企業的發行任務呢?筆者將以出版單位的視角,結合出版單位及印刷企業的實際情況大致進行歸納。

        提高承印企業準入門檻

        出版單位選擇承印企業時,建議首先選擇位于區級工業區的印刷企業,符合產業政策,以規避工廠搬遷等不確定性事件的發生,如果選擇河北省的印刷企業,最好有排污許可證;

        其次要選擇具有綠色印刷資質、所用原輔材料符合環保標準兼具廢氣(VOCs)治理設施且運行穩定的企業;

        最后,經營穩定的要求必不可少,如有榮獲“國家綠色印刷示范企業”“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重點保障企業”等稱號以及具備兒童出版物安全指標檢測等資質的企業,更是稀缺資源。

        現在各出版單位都在通過招投標方式實現承印企業的準入,上面所列項可考慮作為加分項。

       

        整體布局,區域生產,減少物流環節對環境的影響

        對于在京出版單位來說,京津冀印刷企業是首選,因其出版、印刷、倉儲物流配套等產業鏈相對成熟。如果考慮到物流時效性因素,出版單位尋找承印企業時,也可考慮區域生產。雖然現在物流業及快遞業發展迅速,很多地區基本上能達到朝發夕至,但就近供貨能減少物流成本及時間成本,尤其對大規模生產并全國統一上市的產品,區域生產的優勢更明顯。據悉已有出版單位試點建立南北生產中心,諸如在造紙大省山東建立生產中心,物流供應鏈便利;也有出版單位在湖南、湖北建立生產中心,以覆蓋華南各省份。減少物流環節,也是節能環保。

        產品設計源頭將環保因素納入第一位

        因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出版單位在產品設計時,應將環保因素納入產品設計中,如減少覆膜的使用(不覆膜的紙張可以直接回收)、瓦楞包裝產品直接模切成型、減少膠黏劑的使用等。如是兒童讀物,還需考慮其安全性,避免直角、騎馬釘、金屬器械的使用等。另根據產品特性合理選擇工藝,筆者不建議復雜的表面整飾工藝以及復雜的手工工藝,諸如封腰等。如果為了打造一款爆品,因復雜工藝及手工組套而延長供貨周期,反而可能導致市場損失。

        嚴把生產過程中的環?刂脐P

        在生產過程中,加強書刊印制品質,對墨層厚度提出要求,鼓勵企業使用環保新型油墨,減少溶劑型油墨的使用,更多地要求印刷企業使用大豆油墨或其他植物油墨,在膠黏劑方面使用低VOCs含量的材料。對于書刊成品,加強檢測。

        積極配合印刷企業進行備案

        對于中小學教科書、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重大主題出版物等,出版單位應積極配合印刷企業進行備案,取得綠色通道。此外,在每年的取暖季,全國各地污染天氣較其他季節嚴重,當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各地政府會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遇此情況,配合印刷企業在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取得綠色通道,將會縮短印制周期,共同完成保障任務。這些政策都是多部門協調,來之不易,我們定要用透用足。

        通過增加合作粘性,促進供應鏈融合共贏

        據筆者了解,壓在承印企業的三座大山:一是工價低、賬期長;二是紙張及成品免費占用廠存面積大、時間長,零頭紙不管;三是沒有印制計劃,發印后都要求加急。出版單位和承印企業因是合作的雙方,也非甲方乙方,產能緊張時,二者關系也可顛倒,所以筆者更喜歡稱之為合作伙伴。

        關于工價賬期的事宜,筆者認為都是企業行為,遵從市場原則,雙方協商找到認同點,有合同約束,按合同約定執行。

        關于占用庫存及零頭紙,更多體現出版單位的管理水平,如果紙張及成品庫存時間長、周轉差,占用的是大量的資金,一是資金成本很高,二是可能導致報廢的損失,需引起出版單位的高度重視,當然因紙張價格暴漲進行的短期囤貨另當別論,另適當的倉儲補貼也是一個可供考慮的方式。而關于零頭紙,一定要及時清掉,先進先出,一種紙只產生一個零頭,減少開本種類、增加紙張通用性都是可考慮的方式,而且零頭紙長期存儲管理成本可能都大于實物價值,建議如果短期沒法使用,可采用公開銷售或與印廠更換紙張等方式將殘存盤活。

        關于計劃性,需要出版單位在做預算時就將出版計劃做出,當然計劃也會因作者寫稿等原因出現臨時變化,但需有一個計劃準確率,源頭抓好了,后面的印制計劃、承印企業的生產計劃都可隨之啟動。

        對于重印產品,有歷史銷量參考,計劃性更強一些,此部分產品可考慮均衡供貨,平緩生產高峰期。對于常銷產品或加工周期較長的產品,應提前與發行部門溝通,做好安全庫存,淡季可適當備貨,均衡供貨,一是避免生產高峰期供貨周期較長;二是均衡承印企業淡季產能,也能使其旺季時優先保障本出版單位的供貨,達到共贏。

        傳統業務與IT的結合,提高效率

        出版單位可探索數字化管控,搭建信息數據平臺,將出版發行工作數字化,以數字為基礎進行計劃與管控,實施分享機制,根據數字化預警,合理調配供應商。同時可將ERP系統進行對接,將出版單位委托工單直接轉化為印制企業的生產信息單,減少因信息的多次錄入而導致效率低下甚至信息傳遞失真。出版單位一定要提供標準化可供印刷的PDF文件,以避免文件不規范化而導致返工、流程倒置,打亂各環節計劃,增加文件管理難度。

        此外,出版單位考慮可否減少藍紙、毛樣等確認次數,這樣可避免因等待而導致的停工,尤其是付印后的修改。出版單位可根據提供的紙樣、與紙樣完全一致的標準化PDF作為成品的驗收依據。雖然現在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對內容質量、印裝質量有更明確的要求,我們不容忽視,但我們需評價多次確認的作用與意義,明確每個環節確認的要點與職責。

        立足傳統業務,積極關注業態新進展

        關注按需出版印刷的實施。國外有“亞馬遜-閃電公司”的按需出版模式,國內“京東-虎彩公司”等也在積極推動,同時行業主管單位也在給予試點政策支持,解決斷版圖書的讀者購買需求。

        關注數字化生產。出版單位應擁有規范化的標準印刷文件、規范化的業務流程及固化的系統支撐,積極應用CTP、數字印刷的數字化生產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噴墨輪轉數字印刷給予出版靈活的印數選擇方式,成本合理,對于小批量尤其是加快庫存周轉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

        關注一書一碼。一是追蹤溯源、檢驗真偽、防止竄貨;二是要增加一書一碼附加資源的價值,讓讀者愿意使用碼來進行真偽驗證及享受更多書里沒法呈現的配套資源,引導讀者成為一種主動行為,這樣也更利于出版單位進行大數據分析;三是挖掘數字印刷個性化的優勢,將一書一碼更好地和數字印刷相結合,相得益彰。

        以上為筆者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歡迎交流指正。


      推薦專題

      2020科印傳媒活動

      以會凝智,以展聚力。...[詳細]

      展望數字包裝發展

      《2022年數字印刷在包裝領域的增長報告》的...[詳細]

      2019科印游學

      科印游學起始于2007年,經過十多年的資源積...[詳細]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