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包作為卷煙產品的“外衣”,其印刷質量對于品牌形象的塑造與提升起著重要作用,也是消費者鑒別卷煙真偽的重要特征。隨著卷煙產品結構的提升,目標消費者對煙包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煙草集團對煙包印刷質量的要求日趨嚴格。 印刷色相是煙包印刷的關鍵質量控制指標,各煙草集團均將色差作為A類檢測指標進行嚴格管控。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革新,印刷色相檢測已從目測比對法的傳統判定模式逐漸發展為“人眼感官比對+色差值判定+光譜反射率判定”的綜合判定模式,即要求印樣與標準樣“面色”一致,且“同色同譜”。 “同色同譜”概念簡述 光譜反射率曲線是指被物體反射的光通量與入射到物體的光通量之比,即光反射比與波長之間的關系曲線,是材料自身的一種固有特性,可稱之為材料的“指紋”,其曲線的光譜數據可視為該材料的“DNA”。 如果兩個顏色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且具有完全相同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則稱這兩個顏色為同色同譜色,同色同譜色在不同的照明光源、不同的視場條件下,色相保持一致;若兩個顏色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但具有不同的光譜反射率,則稱這兩個顏色為同色異譜色,同色異譜色在特定的不同的照明光源、不同的視場條件下可能會呈現不同的色相。 在實際生產中,絕對的同色同譜色是不存在的。要求印樣的光譜反射率曲線與標準樣相吻合,且色差值ΔE*ab控制在標準規定范圍內即可。 印刷色相管控存在的普遍問題 1.標準樣存在色差 客戶簽樣與樣張比對過程影響因素較多,另外所簽發標準樣存在色差。 2.檢測設備存在臺間差 客戶與印刷企業所使用的色相檢測設備,如美國愛色麗(X-Rite)Ci7x00/Ci6x/SP6x、德國德塔(Data Color)DCx00以及日本美能達(MINOLTA)CM-2x00/CM-3x00等品牌、型號較多,還有少部分印刷企業使用國產檢測設備,存在不同程度的臺間差問題,且標準建立與測色方式有所不同。 3.印刷過程色相變化因素較多 批量生產前調色過程、印刷過程油墨黏度變化、紙張(特殊紙張)色差、油墨批次間色差、印版印次差異(網穴深淺)等因素均會造成印刷過程的色相變化,甚至色差值超標。 4.常規抽樣檢測存在局限性 印刷過程抽樣檢測數量有限,只代表檢驗個體,無法真實反映批次產品印刷色相。另外,抽檢過程質量信息反饋不及時,往往在抽檢不合格時已產生部分不合格品,只能通過挑選進行清理,“死后驗尸”。 5.無光譜反射率控制標準 傳統檢測設備根據印刷企業設定的色相標準,可對色差值ΔE*ab進行判定,并在檢測軟件中可顯示、導出光譜反射率曲線與數據,但無判定標準與依據。 印刷色相“同色同譜”管控措施 1.建流程 根據印刷企業目標客戶質控要求,以及企業軟硬件配置等客觀實際,建立適合于企業自身的色相管控流程,對原材料入庫、產前準備、印刷生產過程、成品檢驗等全過程進行有效監控,管控要點見表1。 表1 印刷色相管控要點
2.建標準 不論是新產品打樣還是跟樣生產,標準樣應挑選色相一致的印樣,與客戶確定統一的測色位置,統一初始色相標準。與客戶共同確認標準樣后,應建立該產品紙張、油墨等關鍵原材料入庫檢驗標準、生產過程工藝技術標準及出廠檢驗標準。 針對色相同色同譜管控要求,在原材料入庫檢驗標準中明確對印刷專色油墨、紙張色相及光譜反射率要求,嚴把第一道關;生產過程按照工藝技術標準要求,根據各專色油墨配方組成,明確調色墨添加型號、比例和限量值,明確印刷油墨黏度標準要求,避免因色料光譜成分差異或色差值偏大而造成同色異譜。特殊地,企業內控質量指標應適當嚴于客戶標準,以保證交驗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