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開始面臨人工成本上升、國家政策改變、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傳統印刷行業漸漸進入微利時代。印刷包裝企業開始更多地去思考如何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在這種環境下,打造一個全自動的生產線從而實現轉型升級、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科技含量、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未來,印刷市場的競爭不再是單一技術、設備方面的競爭,而是全方位綜合實力的較量,任何一個環節都會造成整個局面的被動。 drupa2016提出了印后4.0的概念,其主要聚焦于“生產流程和設備組合的優化”,即以流暢的工作流程和極低的勞動力需求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drupa2016雖已成歷史,但其對印刷行業的影響卻遠未消退,許多印刷企業更是試圖從中發現印刷行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印后環節的自動化、高效能,已成發展之必然,不少印刷包裝企業開始紛紛試水數字化印后領域,并加大了對印后設備的投資力度。但印后智能化并非一朝一夕,在這條漫漫的求索路上,印刷包裝企業們紛紛使出了哪些解數,走過哪些彎路,最終取得的成效如何?本期專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家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