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p7x77"></sub>
    <form id="p7x77"></form>

      <noframes id="p7x77"><form id="p7x77"></form>

      <noframes id="p7x77"><form id="p7x77"></form>
      <address id="p7x77"><address id="p7x77"><nobr id="p7x77"></nobr></address></address>

      當前位置:主頁 > 期刊 > 數字印刷

      寧靜致遠,行業匠心——記《自然博物館奇遇記》創作歷程

      時間:2019-12-03 15:53:25來源:科印網作者:米嘉

        人,應該是一種有情懷、有信念、有態度的動物,在大自然界的繁衍和演變之中,逐漸進化和完善的生物種群。這個世界很嘈雜,我們需要在各種變量可能之中,將內心安定下來,堅守初心,唯有如此,在面對大自然贈與的素材時,才可以盡可能地去順應它、成就它,進而成就自己!

        2014年以后,我為了尋找新的創業方向,同時夾雜著對傳統影印行業的執著與偏愛,開啟了這條創業不歸路。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以及在行業進步的促使下,對個性化數碼影印產品的追求和尊嚴越發濃烈。產品類別的匱乏是最大的攔路石,改變、創新、突破是整個數字印刷行業所面臨的最大抉擇。通過無數次的模擬構想和摸索,立體書、集合相冊、個性定制、知識科普等字眼在頭腦中萌生出來,苦于沒有優質的素材元素,也沒有成熟的研發團隊、更沒有與之匹配的印刷工藝等,所以一直沒能把這個奇妙的想法提上日程。我深知開發一套產品所需求的時間、精力、金錢、技術、工藝都是不可預見的。

        作品的誕生

        在一次偶然的經歷中,結識了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歐陽館長,每每在談及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饋贈時,都會以無法將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完美的表達和傳遞而愁容。博物館一直在努力尋求讓青少年了解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傳遞和傳承大自然科學知識新的方式和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將立體書相冊的整個構思和預想匯報給歐陽館長,得到了充分的贊許和支持。于此,我們正式進入了《自然博物館奇遇記》創作之路。

        人生很多事都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一個人有多少天份,跟他出什么樣的作品并無太大關聯。之所以有作品,是為了溝通,透過作品去告訴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樣子,其中最在意的、珍惜的、堅守的、不可替代的對象集合就是作品。天份,我還是有的,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份。

        立體體驗、場景在現、個性定制、知識科普是《自然博物館奇遇記》的創作基礎,以提高可玩性、可塑性、可變性,達到彰顯個性、留影紀念、情景故事、傳承展示的目的,這也是我們的創作宗旨。

        素材選擇方面,我們采用現場采集,后期處理以及手繪創作等方式去呈現自然博物館管內的部分場景和情景;模擬實現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藝術造詣和氛圍;以及各種動物活靈活現的造型和動作。要做到情融于景,人置于情的完美展現,是很困難也很重要的環節。為此我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分別對火山爆發、原始森林、恐龍世界、非洲草原、動物星球、獅子王國等場景進行了藝術創作和描述。先后創作了50多幅場景原畫,調整了不下百次,包括所有動物的姿勢動作、表情、皮膚的塑造以及與后期制作的結構配合是整個設計團隊能力的體現和力量的匯集?梢哉f整個素材的創作和收集過程是忙碌的、緩慢的、也是乏味的。

        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后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以及對完美的追求,所以我們寧愿這樣,也必須這樣,更一直這樣在重復推倒重來,再推倒再重來的反復中。

        在試錯中精進

        開始創作思路受傳統相冊制作的影響,盡可能地置入更多的客戶照片,達到以人為主的相冊模式。所以我們嘗試以各種方式去置入照片,如:開窗拉頁、折疊、相片集等方式,一本12P的相冊居然置入了近50張照片?沙善烦鰜淼臅r候,才發現因照片太多所以影響了頁面構圖和設計,篇幅過大,過分弱化了場景及情景的融入,失去了立體相冊該有的體驗感和互動性。迫使我們去改變以往的相冊設計風格和版式,尋求新的突破點和切口。重來!

        我們打破了傳統相冊的排版要求和方式,減少了一半的照片,為了體現“立體”書的立體特色體驗度,我們加入了各種立體結構的體現,如抽、拉、折、劃、立、翻、轉、疊等,每一個頁面都會有2~3種復雜的結構工藝,琳瑯滿目環佩叮當,多種工藝的呈現,場景模擬度極高,互動性、可玩性都得到充分體現?墒侨宋镒鳛楸尘暗那闆r下,過多的立體結構影響了人物照片的呈現,加之過多的工藝結構使制作難度成倍增加,隨之帶來的是超低的性價比。為此我們完成了第二次推倒,尋找人物照片與場景的中和點。再重來!

        完全打破前有的創作思路,將人物照片進行立體化展示,突出人物照片,每一個頁面只保留1張照片,且盡量放大照片;以人物為主,再增設環境及動物形象;添加自然科普知識。同時新增加了封面設計以及包裝盒的設計,封面天地蓋禮盒均采用特種紙印刷、燙金UV等工藝。但我們隨之發現以銅版紙覆膜作為內頁及立體結構材質,在折合以及拉動的部位很容易破損,影響相冊體驗感和適用壽命。所以再重來!

        首先外包裝太普通,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也不能跟相冊相匹配。我們選擇以雙面相框的方式來作為外包禮盒;封面材質也重新選用PU材質弱溶劑彩印工藝,提高了整個相冊的價值感和工藝感;內頁中各種拉動、折合及轉動部位更換為PET材質;人物照片改為異形PVC卡工藝。制作完成之后,總覺得差那么一點東西,就一點,但說不出來也道不明白,創作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

        這段瓶頸過渡期是相當難熬的,在多次與百花圖文總經理劉朝輝和郭文的討論,思想碰撞下終于破繭出殼,再一次對立體書相冊推倒重來……

        推翻了原先異性PVC卡工藝,更換為可替換的抽插式PVC卡片,將照片規格固定為2個尺寸,可隨意更換照片,實現照片與各種場景的互動性;封面更改為更符合相冊風格色調的綠色PU皮材質,以白墨打底、堆積工藝配合UV彩印實現明顯的凹凸感,以此增強相冊的立體效果;為更好地配合相冊的工藝感和體驗度,突顯外包裝禮盒的立體特色,特意為相框增加分層工藝處理,一共10層結構立體展現出人物融入恐龍世界的情景,配合客戶照片即成為雙面相框工藝品,即可掛飾也可擺臺展示,同時也是一份珍藏禮盒。

        時間已經到了截稿日期的最后一天,依然有很多想法和構思還未能實現,期待未來更多的作品……


      推薦專題

      2020科印傳媒活動

      以會凝智,以展聚力。...[詳細]

      展望數字包裝發展

      《2022年數字印刷在包裝領域的增長報告》的...[詳細]

      2019科印游學

      科印游學起始于2007年,經過十多年的資源積...[詳細]

      #news_tuijian#